在ESC 2025大会上,意大利都灵玛丽亚维特多利亚医院Massimo Imazio教授与德国柏林Charité–Universitätsmedizin大学医学中心Jeanette Schulz-Menger教授共同发布了开创性的《2025 ESC心肌炎与心包炎管理指南》。该指南首次将这两种疾病整合,提出了全新的“炎症性心肌心包综合征(IMPS)”诊疗范式,标志着心脏炎症性疾病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。会议期间,POCKETIN特邀Massimo Imazio教授与Jeanette Schulz-Menger教授接受专访,深入探讨这一指南的制定背景、临床意义与患者价值。

Massimo Imazio教授:这是欧洲首份关于心肌炎和心包炎的指南,也是首个将两者合并的指导意见。我们坚信,心肌炎和心包炎应当被视作一个整体的疾病谱系——我们称之为“IMPS”(炎症性心肌心包综合征)。这一概念强调,这两种疾病不仅在病因和解剖上密切相关,更在临床管理中需被统一看待。我们希望这一概念能成为心脏病学界的共识,推动医生形成联合的专业视角,从而真正改善患者的诊疗路径和结局。

Jeanette Schulz-Menger教授:IMPS的提出是一次诊疗理念的根本性革新。我们如今可以通过非侵入性手段,尤其是心血管磁共振(CMR)和生物标志物,在多数非复杂病例中确立诊断,而不必一律依赖心内膜活检。当然,高风险患者仍应尽快接受活检,但CMR已成为新的支柱工具。
同时,IMPS的临床表现多样,因此我们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。根据患者具体情况,可能需要心脏外科、病理学、病毒学、风湿免疫学、遗传学或电生理学专家的共同参与。并非每位患者都需要所有专家,但一旦需要,就应尽早介入。
此外,另一个重点是恢复指导。我们不再采用“一刀切”的方案,而是根据临床缓解程度个体化地建议患者恢复运动或工作。一般建议急性期至少休息一个月,后续恢复则需通过影像学和临床评估共同决策。